眾所周知,現在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歡喝酒,有的人甚至已經離不開酒了。有的人喜歡喝啤酒,有的人喜歡喝紅酒,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喝洋酒,但是在中國,可能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中國的白酒了。中國釀酒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,傳統的釀酒工藝是非常精湛的,與現代新工藝是可以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的,其實我們在釀酒的時候是會使用不同的糧食的,那釀白酒有什么樣的方法呢?快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中國白酒釀造歷史非常悠久
中國人雖然非常的喜歡喝白酒,但是對于白酒具體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,其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定論。只是有著各種說法罷了。
?。?)、有的人說儀狄釀酒。在戰國策或者是世本等書里面都記在著,夏禹時候的儀狄發明了酒。在公元前二世紀史書《呂氏春秋》中也記在著儀狄釀酒。這就是人們的第一種說法。其實還是有很大的說服力的。
?。?)、另一種傳說,表明釀酒技術在皇帝時代就已經出現了。在一本漢代書《黃帝內經.素問》里面就記載著皇帝與歧伯一起討論釀酒的場景,并且在這本書里還提到了一種酒。所以說這種說法也是非常的有說服力的。
?。?)、第三種說法,很多人都認為是杜康造酒,并且這種說法流傳的也是非常的廣的。有人說杜康是夏朝時代的人,但是杜康究竟是什么時代的人其實人們也不是非常的清楚。但是杜康釀酒的遺址還是有很多的。當然,也有文字記載說最古老的酒其實是用獸乳釀造而成的,但是很少有人信服這一種說法。不過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確實在用這種說法釀酒,比如內蒙、西藏等少數地區還是有釀造乳酒的這種習慣的。
2、白酒釀造主要有什么方法
?。?)、選材
釀造白酒的第一步肯定是選擇用什么來釀酒,一般是選擇比較好發酵的食物,像高粱是最常見的釀白酒原料,玉米和大米同樣可以釀造白酒,這三樣是用得最多的主材料,還可以再配上些輔助的原料,像小麥、豌豆這些都是可以用來釀酒的,主要是看你的口味什么樣,選擇不同的糧食釀酒,釀出來的口味肯定也是不一樣的。自己可以多嘗試,看看哪種搭配才是最受你喜歡的口味。
?。?)、釀酒
像這種糧食一般都是一顆顆的,外面還有硬殼包裹著,肯定是不行的,這樣的糧食不好發酵,所以先得把這些原材料打碎,讓它們變成粉末狀,這樣才能更好的發酵,然后產生酒精,最后成為我們喝的白酒。粉碎好的糧食還得用水充分地浸泡,讓糧食變濕,也是為發酵做準備。放置一會兒以后,就可以放到容器里面蒸熟。然后再冷卻。最后一步就是把酵母和煮熟的糧食攪拌均勻,把他們一起放入密閉的容器中,等待發酵。這里等待的時間不一樣,一般來說酵母用得不一樣。發酵的時間肯定也不相同,一般是一到兩個月的時間,耐心等待。
3、釀白酒的注意事項
白酒釀好以后,最好是不要馬上喝,先放置一段時間了再喝,這樣的白酒口味最好。在發酵的時候也得控制好溫度,因為要是溫度過高,發酵過度,那么出來的就不是白酒,而是白醋了,這個一定要注意好。釀制過程中,器皿一定要清洗干凈,不然白酒釀造過程中混入了雜質,釀造出來的白酒不純,喝著也就沒味道,你這個白酒算是釀造失敗了。喜歡喝酒沒有關系,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,不要酗酒。
4、白酒的釀造一般泡多久
釀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相傳最早的釀酒之法是由夏朝杜康所創,白酒、高粱酒等是由高粱、小麥等谷物用酒曲發酵而成,釀酒的原料在一開始需要經過浸泡,對于不同的酒,不同的地區浸泡原料的也有所不同。釀酒原料的浸泡時常與許多因素有關,例如水的種類(硬水或軟水)、水溫高低、米質軟硬、精白程度及米粒大小等。并且酒的品種不同,浸泡的時間也不相同,時長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,最短的是福建老酒,在夏季釀造時只需浸泡五到六小時,而浙江的淋飯酒則需要較長時間,一般兩到三天左右。
?。?)、水質,水可分為硬水和軟水,鈣鎂離子含量較高的水稱為硬水,一般來說用軟水浸泡較好且浸泡時間短,因為軟水比較純凈,能夠較快的溶解米中的有機物。
?。?)、米的種類,一般來說,糯米比梗米吸水速度更快,浸泡時間就比較短;大顆粒的軟質米吸水速度也較快,所需浸泡時間也比較短。
?。?)、溫度,水溫較高或者環境溫度較高,所需浸泡時間會縮短。
5、白酒的釀制需要多長時間
酒的釀制過程中最花費時間的就是發酵過程,釀制的酒類不同,發酵工藝以及周期都不相同,所需時間也不同,一般的小作坊發酵期為四到七天,大企業一般在六十天以上,發酵周期越長,酒香越濃厚,就我國名酒茅臺來說,它需要經過九次蒸煮,八次發酵,七次取酒,生產周期最短為一年。
綜上所得,自釀白酒,真是件考驗人的事情,一些細節方面你需要好好注意,再就是酒精的度數也不是很好把握,稍微不注意,可能就是一個小地方就會毀掉你用心釀造的白酒。工廠里釀造白酒肯定是比較方便的,它們有殺菌處理,還有專業的釀酒儀器。